参观西南联大旧址 践行刚毅坚卓精神
——云南省工程检测协会12月党员主题活动纪实

在中国大学教育百年发展历程中,曾经有一所大学,堪称是一座令人高山仰止的丰碑,一个空前绝后的奇迹,一段令人心潮澎湃的神话,它就是1938年至1946年当时的北大、清华和南开三所大学为躲避日寇的战火,南渡西迁至昆明而合并组建的一所大学-----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为缅怀革命先烈,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推进作风建设深入开展,2018年12月29日下午,云南省工程检测协会全体员工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旧址,实地感受联大历史,缅怀革命先烈,重温联大精神,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在西南联大旧址和“一二一”运动纪念馆,协会全体员工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先后参观了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文、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原教室、“一二一”运动纪念柱、“一二一”运动四烈士墓、国立昆明师范学院纪念柱、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和“一二一”纪念馆等历史遗存。
“1945年12月1日,国民党反动派为镇压联大师生反对内战,追求和平民主的要求,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一二一惨案,1名教师和3名学生英勇牺牲”,在“一二一”运动四烈士墓前,大家静静肃立,默哀致意。四烈士墓西侧便是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这块由冯友兰撰文、闻一多篆额、罗庸书丹的纪念碑被誉为当代“三绝碑”,碑后刻着联大八百多名参军学生的名字,记述了联大创办的始末及其特点,大家伫立在碑前,默读碑文,体会到了联大师生“读书不忘爱国、爱国不忘读书”的家国大爱。
随后,大家步入联大纪念馆,“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离别。绝徼移栽桢干质,九州遍洒黎元血。尽笳吹弦诵在山城,情弥切。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便一成三户,壮怀难折。多难殷忧新国运,动心忍性希前哲。待驱除仇寇复神京,还燕碣。”从罗庸、张清常“满江红”词牌名的联大校歌到梅贻琦的“大师说”,从陈岱孙的“停课赏雨”到曾昭抡的“空前绝后”,大家跟随着讲解员重温了三校悲辞宫阙、南转西迁的壮阔历史,那一个个充满人文情怀的历史典故和满怀爱国主义精神的历史内涵让大家赞叹不已。
尤其在那个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联大师生在学习、工作、生活各方面仍保持乐观精神,深信抗战必胜,崇尚真理,追求真知,践行坚忍不拔、卓尔不群、刚强果敢的精神,表现出对中华民族前途与命运的巨大责任感,彰显出对国家和民族大爱的耿耿情怀和拳拳之心,在极度简陋和艰苦的环境中,涌现出了一大批名师巨匠,鼎立治学研究、坚持为国育才,无数从这里走出的学生,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栋梁之才。身后是抗战烽火,面前是艰苦环境,西南联大的成果却令世人钦佩。西南联大校友中,仅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就有172人,如此精神和成就让所有人员为之动容和鼓舞。
回顾历史、抚今追昔,缅怀烈士功绩,就是要弘扬先烈们以国家民族大义为己任、敢为天下先、走在时代最前端的精神。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提高党性觉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做到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热爱党、拥护党,永远跟党走。
